如果在网址www.nature.com搜索引用Fortebio发表于NATURE杂志的文献,您会发现下面的景象:
仅2个月就有四篇NATURE使用了Fortebio的OCTET相互作用仪器。NATURE虽然是周刊,每个月有大概有四五十篇文献发表,但是只有部分是关于生命科学的,所以在这么短时间内4篇NATURE都使用到这个技术可以说是用疯了。可见分子相互作用的定量化的检测是越来越重要了(为什么要做动力学水平的相互作用?),而Fortebio的OCTET相互作用仪由于使用的简便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成为了此类仪器的佼佼者。
我们按照发表的先后顺序命名这四篇文献为第1#,2#,3#,4#文献,然后看看相互作用仪器在这四篇文献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文献:对病原菌的分子免疫新机制的发现
第一篇文献是国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组发表的,之前刚刚介绍过,大家可以看这个链接:NATURE这篇文章发现了新的分子免疫机制,这个技术帮了大忙~~
2#文献:Tc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Tc毒素是致病菌产生的可以侵染人类或者昆虫的一类毒素。也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杀虫剂。主要由TcA,TcB,TcC三个蛋白形成一个“茧“的结构,里面正好可以装一个毒素酶。结构学研究发现,TcA的2422的L氨基酸可以和3片TcB的β-折叠结构形成疏水键,是最重要的一个相互作用氨基酸位点。为了证实结构学的结果,作者将生物素化的TcB-TcC固化在链霉亲和素传感器上,与野生型TcA以及2422突变的TcA进行结合解离。后者解离变快,结合变慢,亲和力比前者降低了50倍。这个结果和冷冻电镜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TcB-TcC复合物与野生型和突变体TcA动力学检测结果,仪器型号为OCTET RED384
作者用BLI技术还做了TcB的一些突变体和截掉了一部分的TcB和TcA的亲和力,也做了装载了毒素酶和不装载毒素酶的TcB-TcC的亲和力检测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这篇NATURE文章在分子水平的亲和力检测中只有BLI技术,没有pull-down等传统技术,并且BLI数据非常丰富,说明BLI技术已经在相互作用中独当一面。
3#文献:跨膜O-酰基转移酶的晶体结构以及分子功能机制
跨膜O-酰基转移酶家族(MBOAT)催化O-酰基转移反应在细菌细胞壁生成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解析了革兰氏阳性菌磷壁酸D-丙氨酰化酶DltB,以及DltB与D-丙氨酰基供体蛋白DltC复合物的晶体结构。DltB是MBOAT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催化D-丙氨酰基从细胞内的供体蛋白DltC上跨膜转移到细胞外的磷壁酸分子上。
相互作用检测作为蛋白结构研究的三板斧之一(晶体学结构,相互作用,功能学),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基于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可以对晶体结构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下面是用Fortebio的OCTET相互作用仪检测结果。
可见DltB的305/306氨基酸位点以及DltC的39氨基酸位点突变后,DltB/DltC的亲和力变弱或者消失,说明这两个氨基酸位点是两个蛋白相互作用最重要的位点。这个结果与pull-down结果一致。
另外,DltC是与GST融合表达的,所以作者使用了Octet的anti-GST传感器直接固化DltC与DltB相互作用,由于固化的特异性,DltC甚至不用纯化。Fortebio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传感器满足实验的各种需要。
4#文献:白血病新的免疫检查靶点(机制)的发现
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免疫抑制受体,LILRB4(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4)通过抑制T细胞抗肿瘤活性和促进肿瘤侵袭来促进AML发生。首先从细胞学实验上证明了LILRB4在AML对T细胞抑制中有重要作用。通过动物学实验证明,LILRB4阻断抗体可以有效抑制来自病人的AML细胞移植物诱导的肿瘤生成。
要发NATURE,要阐述一个新的机制,少不了分子机制的揭示。这个就是Fortebio的相互作用仪大显身手的时候了。Fortebio证明了APOE(载脂蛋白E)通过作用于LILRB4胞外域而激活LILRB4信号,并在抑制T细胞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用的是OCTET RED96,用proA传感器固化Fc融合的LILRB4,与APOE结合。结果与SPR一致。
从这四篇NATURE文章来看,Fortebio相互作用仪在阐述分子机理的时候都是重要的一环。这几篇文献在分子相互作用水平有些做了pull-down,有些做了SPR,有些做了质谱,有些甚至用电镜来看分子相互作用,但是都用到了Fortebio的生物膜干涉技术,说明了该技术完全被高IF的杂志接受。而且文献1是小分子检测,也说明生物膜干涉技术的灵敏度绝对胜任任何大小的分子的检测。
在2016年至2018年仅三年不到,就有15篇NATURE文献引用了的Fortebio的生物膜干涉技术,要知道这个技术面世也不到10年。可见,BLI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且逐步向相互作用“金标准”迈进!!
下面是每年引用BLI技术发表文献数量一览,可见BLI技术突飞猛进的增长(数据来自于谷歌学术)!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月都有10篇左右的应用BLI技术的国内文献发表,感谢国内客户对Fortebio的厚爱!
参考文献:
1)Alpha-kinase 1 is a cytosolic innate immune receptor for bacterial ADP-heptose.Ping Zhou,Yang She et al.Nature 561,122–126
2)Tc toxin activation requires unfolding and refolding of aβ-propeller.Christos Gatsogiannis,Stefan Raunser et al.Nature 562,1–5
3)Crystal structure of a membrane-bound O-acyltransferase.Dan Ma,Zhizhi Wang et al.Nature 562,286–290
4)LILRB4 signalling in leukaemia cells mediates T cell suppression and tumour infiltration.Mi Deng,Xun Gui et al.Nature562,605–609
5)http://www.sohu.com/a/257623976_650136 Nature|许文清组解析跨膜O-酰基转移酶超家族首个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为筛选新型广谱抗菌药物提供结构基础
6)http://wemedia.ifeng.com/82789173/wemedia.shtml Nature亮点|华人学者发现白血病免疫抑制和侵袭的新机制,有望发展新型免疫治疗方法